一用书生 三品辅政分版
 
清阳藏经阁主人·推拿版 - 学识
- 1192 点
- 栈币
- 1226 枚
- 文采
- 527 点
- 武功
- 658 点
- 玉佩
- 2 块
- 性别
- 英雄
- 来自
- 山西忻州
- 注册时间
- 2009-10-24
- 最后登录
- 2012-1-22
|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4 20:28 只看该作者
朱汉章: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pdf下载
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第2版) | 商品编码: 101011262 | 作者: 朱汉章 等著 | ISBN: 9787117108089 | 出版社:人民卫生 | 出版日期: 2009年01月 | 定价:¥ 29.00 | 现价: ¥20.30 | | |
| | | | | | | |
| |
请稍候...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对30多种针刀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方法做了详细介绍之外,还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针刀临床护理,针刀临床中神经、血管损伤的防护等问题做了专题阐述。此外,还对学习针刀的方法提出了建议,对针刀临床中出现的部分疑难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为帮助理解本书还配画了170多幅局部解剖图和针刀治疗图。
书摘与插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病因病理学
方面的新理论——动态平衡失调
针刀医学作为将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有它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的新理论;有着生理解剖学的新理论;还有诊断学、影像学、手法学、护理学的新理论。只有新的科学的理论,才可能有卓越的疗效。
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它病理生理学的新理论,这一新理论共有四部分内容,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病因病理学说,是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之一。
慢性软组织损伤所以成为治疗学上的老大难问题,关键是对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未搞清楚,过去虽有多种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说,都是从该类疾病某一个侧面提示它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对其本质的探讨尚显不够。如无菌性炎症学说、闸门学说等等。
针刀医学在研究慢性软组织损伤这类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从整体的、动态的和抽象的以及微观的、功能的和形象的几个方面,全面认识该疾病的本质的第一位的病因病理特性。这个病因病理新概念为:动态平衡失调。
……
再 版 前 言
| | 《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书,自1999年7月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大针刀临床工作者和针刀爱好者的欢迎。他们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对针刀医学的普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转眼9年过去了,针刀医学的发展已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专业著作,改变了当年缺少针刀资料的局面,这些著作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当前针刀医学的崭新风貌。 | 《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是出版较早的针刀临床专著,平实无华且简单实用。曾经影响了一大批针刀临床医务工作者,他们喜欢这种务实的风格,喜欢书中直白的语言,更喜欢简单明了的治疗方法。采用书中的学术观点、操作技术,让他们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们忘不了这本书,现在他们对带教的学生推荐的针刀著作也是本书。尽管好久在市面上都买不到它了,但仍然有很多针刀爱好者四处寻找打听,希望看到并能拥有此书。以致后来向我寻这本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不禁让我有一些感动。所以为满足大家的需求,决定对《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做进一步的修订增补,让它继续服务于从事疼痛、骨伤、针灸、针刀等专业的临床工作者们。 | 朱汉章教授于2006年不幸去世了,全面整理的工作就由我担当起来。原打算删减一些内容,但认真阅读,反复推敲后还是基本保存了原来的文字,只是在小范围内做了调整和修改,主要是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一种原因是敝帚自珍;另一种原因是,原来对疾病的阐述并没有原则性错误和过时,虽然针刀的治疗方法现在有了新的选点和操作方式,却并没有脱出原来阐述的基本治疗原则。如颈椎病的针刀治疗,现在多采用卧位,而书中描述了当年我们常用的坐位牵引下治冶,解决了很多临床问题。虽说现在用得少了,也不能说那样做就真的没有意义了。所以对这部分阐述,并没有删减。重点增补的文字约是原书的1/4,图24幅,便原书更加系统化,整体化。着手修订时,感觉做起来会很简单,但真正开始进行修改的时候,却发现十分棘手。有时还会为十年前写的东西叫好,因为如今被人们广泛认可的观点和方法,本书当时就已经做了阐述;如今我在临床和教学中形成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书中也都有它的雏形存在;而今我们非常强调的东西,这本书里也多有系统的介绍等等,我扪心自问,这本著作不仅不过时,而且认真细读,还能实实在在的读出点新意。 | 当年写它,花了3年多时间,现在修订整理它花了半年时间。有时我想,如今的我是否还能字字推敲,名名斟酌,倾注3年多的心血,放弃一切与生存无关的琐事,牺牲所有娱乐时光,独守清夜,蜗居在小房间里,静心写出一本不足30万字的著作?很难。重修旧作,自己10年前年轻清瘦文弱的形象时时浮现在眼前,那是一段艰苦而快乐的青春时光。 |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依然珍爱这本小书。 | 柳百智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北京 夜读轩 |
| 目 录 | 第一章 总论 | | 1 | 第一节 | 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病因病理学方面的新理论——动态平衡失调 | 1 | 第二节 |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的机制探讨 | 13 | 第三节 | 论针刀 | 19 | 第四节 | 针刀专科的设置 | 29 | 第五节 | 四步进针刀法 | 31 | 第六节 | 针刀手术八法 | 32 | 第七节 | 新的针刀操作法 | 34 | 第八节 | 针刀操作技巧 | 36 | 第九节 | 针刀无菌操作规程 | 39 | 第十节 | 针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41 | 第十一节 | 针刀治疗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 | 42 | 第十二节 | 患者须和 | 43 | | 第二章 | 针刀护理 | 44 | 第一节 | 针刀门诊病人的护理 | 44 | 第二节 | 住院病人针刀治疗的护理 | 44 | 第三节 | 颈椎病的护理 | 47 | 第四节 | 腰椎病的护理 | 48 | 第五节 | 膝关节强直的护理 | 49 | 第六节 |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 51 | | 第三章 | 头颈部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 52 | 第一节 |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 52 | 第二节 | 慢性外伤后头痛 | 57 | 第三节 | 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 | 62 | 第四节 | 颈椎病 | 68 | 第五节 | 前斜角肌综合征 | 109 | | 第四章 | 肩背胸部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 114 | 第一节 | 斜方肌损伤 | 114 | 第二节 | 肩胛上神经卡压症 | 118 | 第三节 | 肩胛下肌损伤 | 122 | 第四节 | 肩胛肋骨综合征 | 125 | 第五节 | 冈下肌损伤 | 127 | 第六节 | 小圆肌损伤 | 131 | 第七节 | 肋软骨炎 | 134 | 第八节 | 剑突综合征 | 138 | 第九节 | 肱三头肌长头肌腱损伤 | 141 | 第十节 | 脊柱源性腹痛 | 143 | | 第五章 | 上肢部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 149 | 第一节 | 肘管综合征 | 149 | 第二节 | 肱骨外上髁炎 | 153 | 第三节 | 前圆肌综合征 | 157 | 第四节 | 前臂伸肌腱周围炎 | 163 | 第五节 | 桡管综合征 | 167 | 第六节 | 腕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 172 | 第七节 | 腕管综合征 | 178 | 第八节 | 腕背腱鞘囊肿 | 184 | 第九节 |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187 | | 第六章 | 腰骶臀部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 194 | 第一节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194 | 第二节 | 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症 | 213 | 第三节 | 腰背筋膜劳损 | 218 | 第四节 | 臀大肌挛缩症 | 222 | 第五节 | 臀大肌损伤 | 226 | 第六节 | 臀中肌损伤 | 229 | 第七节 | 臀上皮神经损伤 | 232 | 第八节 | 骶髂筋膜脂肪疝 | 239 | 第九节 |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 242 | 第十节 | 坐骨结节滑囊炎 | 249 | | 第七章 | 下肢部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 252 | 第一节 |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 252 | 第二节 | 股骨大转子滑囊炎 | 255 | 第三节 | 弹响髋 | 257 | 第四节 | 髂胫束损伤 | 261 | 第五节 | 股四头肌损伤 | 263 | 第六节 | 股内收肌损伤 | 269 | 第七节 | 腘绳肌损伤 | 275 | 第八节 | 膝骨关节炎 | 280 | 第九节 |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 | 288 | 第十节 | 胫骨粗隆骨骺炎 | 293 | 第十一节 | 腘肌损伤 | 297 | 第十二节 | 小腿三头肌损伤 | 300 | 第十三节 |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 305 | 第十四节 | 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 309 | 第十五节 | 跗骨窦综合征 | 313 | 第十六节 | 跟腱周围炎 | 314 | 第十七节 | 鸡眼 | 318 | | | 第八章 | 针刀治疗中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 322 | 第一节 | 针刀意外损伤的原因分析 | 322 | 第二节 | 晕针 | 326 | 第三节 | 断针 | 329 | 第四节 | 周围神经损伤 | 331 | 第五节 | 出血 | 336 | 第六节 | 术后感染 | 341 | | 第九章 | 针刀学习与培训 | 345 | 第一节 | 针刀专科门诊病人的护理 | 345 | 第二节 | 针刀学习探微 | 347 | 第三节 | 针刀医学临床探微 | 354 | 第四节 | 再谈针刀学习 | 365 | 第五节 | 助您成为一方名医 | 373 | 第六节 | 关于小针刀的模式及改进的讨论 | 379 | 第七节 | 病例分析评点 | 381 | 第八节 | 对针刀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讨 | 390 | 第十章 | 临床问题解答 | 397 |
|
|
[ 本帖最后由 houjiwen2009 于 2009-12-27 21:2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坚持就是胜利,努力才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