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血压病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有许多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遗传•体质•体重•饮食习惯•精神心理状态•社会职业等都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高血压多因情志失调肝火上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饮食不调痰浊内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造成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女性还可见到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2.血压的含义及表示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因为是在动脉血管上测量出来的,所以又叫动脉压。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称为血压值。是以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收缩压与心脏舒张是产生的舒张压之比(收缩压/舒张压)来表示。血压的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也可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千帕(kpa),1mmHg=0.133kpa。正常活动时虽然血压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由于机体内存在着各种调压控制系统,所以血压被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生理范围内。
临床测量血压多以左(右)上臂动脉为主。由于心脏呈周期性跳动,动脉血压与血流速度也随之呈週期性的增减,由此测出心脏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当心室收缩排血时动脉血压迅速升高,在心室收缩中期,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便迅速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正常人为30~40mmHg。平均动脉压,是一个心动週期中各瞬间动脉压的总平均值。脉压和平均动脉压能更正确的反应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目前临床所惯用的还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这两项数据。
3.导致血压不稳定的生理原因
人体内的血压随时在波动,只是血压正常的人和血压不正常的人,其血压波动幅度不同罢了。由于血压的这种波动,就会出现血压高血压低的症状。导致血压不稳定的生理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心排血量
从心脏排出来的血液量称为心排血量。如果心脏的收缩为大,排出的血液量就多其血压就高;如果心脏的收缩力小,排出的血液量少,血压也随之降低。
(2) 动脉内的血液量
人体内的血液大约是体重的1/12。如果是输血等原因血液量急剧增加,血压便会出现一时性增高;如遇外伤大出血时血压就会降低。
(3) 血管的弹性
动脉血管弹性好血压可在生理范围内波动。如果动脉硬化失去弹性血压便会增高。特别是小动脉硬化,血压增高会更严重。动脉硬化,血管内径变窄,血流便不易通过。为了使血液流通全身各部位,心脏的收缩力就会增强,血压也随之升高。
(4) 末梢血管的阻力
供给身体各器官所需要的血液流经小动脉时,小动脉会产生抵抗血液的现象,称其为末梢血管阻力。小动脉的阻力增加血压便会增高;反之,小动脉的阻力降低血压也随之降低。
(5) 血液的粘滞度
血液的粘滞度,即指血液的粘性。血液粘滞度高会让血液流速减慢使血压增高;相反血液黏滞度低即可使血压下降。
PS
先对血压做个初步的了解。
再来思考探讨机理与治疗。
脉压差如此大的临床案例!
其机理为何很重要!
如果不用现代检查诊断。
纯中医如何诊断!
现代诊断和纯中医诊断与治疗应如何取舍?
辩证论治与方证专药!
辩证论治与现代辨病!
欢迎多角度发帖交流。
[ 本帖最后由 cha 于 2011-12-15 13:17 编辑 ]